深化協同發展 共享民生紅利
改變這種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改革,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從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入手。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要求,加快形成統籌有力、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包括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健全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深化區域合作機制、優化區域互助機制、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創新區域政策調控機制、健全區域發展保障機制等。著力構建以科研、教育、文化、醫療為核心的公共服務體系,在首都經濟圈和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內形成科教文功能強、帶動性大、輻射面廣的公共服務體系。
京津冀:深化協同發展 共享民生紅利
河北省雄安新區白洋淀一處碼頭。新華社發
張再生:京津冀三地公共資源配置和社會發展失衡是一個兼具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問題,主要表現為京津冀三地的人均公共財力資源、基礎公共服務資源等差距過大,地區公共資源總量結構失衡以及三省市之間銜接程度低等。該問題的存在又進一步影響了人才、資本等要素的流動,導致大城市人口過于膨脹、中小城市吸引力不足、難以形成多中心協同共生的城市群。
只有以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要著力點,縮小京津冀地區間、城市與鄉村間的差距,才能實現基于協同的共享式發展。首先,要進一步改革現行財政體制,完善中央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劃分與調節機制,例如共享稅收分配比例、歸屬地與管轄地稅收征收優先權等。其次,應完善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如針對河北地區為京津提供的生態環境等貢獻,京津應探索橫向補償機制。再次,要構建跨省公共服務的分擔與共享機制,減少區域要素自由流動阻礙。
2.民生領域廣泛合作,共享協同發展成果
光明智庫:《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實施以來,京津冀三地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合力推進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京津冀一體化在民生領域取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成效?這對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有哪些積極影響?
王文錄:《規劃綱要》的落實,有力地推動了京津冀在各個領域的廣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河北民生事業得到了有效提升。
京津冀:深化協同發展 共享民生紅利
連玉明 郭紅松繪
首先,軌道上的京津冀開始出現。多條斷頭路被開通,高鐵布局更加密集。京張高鐵開通后,張家口去北京只需1個小時;雄安北京快軌開通后,保定到北京的時間只需30分鐘,交通協同發展大大便捷了河北人民的出行。其次,北京優秀中學資源來到河北。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等4所學校的雄安校區正式掛牌成立。將來,跨省之間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科共建等協同合作在京津冀三地之間將成為現實。再次,協同支持河北連綿貧困帶早日脫貧成效顯著。河北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完成脫貧攻堅,一些貧困縣與北京、天津結成了“手拉手”脫貧共同體,京津干部、技術、資金、信息等資源有計劃地流向貧困地區,大大助推了河北連綿貧困帶脫貧攻堅的步伐。 |